【第一章 水路相连】
■ 1908年沪宁铁路通车首日,苏州站卖出147张往返上海的车票
■ 1984年上海电视机厂在昆山设立首个零部件加工点
■ 2025年轨道交通11号线与苏州S1线贯通运营首月客流突破200万人次
【第二章 产业共荣】
上海龙凤阿拉后花园 ▲ 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:上海科研机构成果转化的"试验田"
▲ 华为青浦研发中心:吸引326家苏州配套企业入驻
◆ 昆山咖啡产业带:为上海咖啡馆提供65%的烘焙豆
【第三章 文化共生】
上海贵族宝贝sh1314 ● 评弹《玉蜻蜓》在上海大世界与苏州光裕书场的不同演绎版本
● 朱家角与周庄联合申报"江南水乡"世界文化遗产
● 沪苏两地艺术家共创的《双城绘》数字艺术展
【第四章 未来图景】
上海品茶论坛 ✔ 元荡湖生态岸线贯通工程:拆除最后3处省界围栏
✔ 吴淞江航道整治:打造千吨级"水上高速"
✔ "数字孪生城市"项目:沪苏交界处5平方公里试点区
【记者手记】
在安亭与花桥的交界处,一座跨越省界的人行天桥被居民称为"姻缘桥"——每天有数百对沪苏通勤的恋人在这里相会。正如城市规划专家所言:"当两座城市的早高峰人流方向相反时,真正的同城化就实现了。"夕阳下的吴淞江,再也分不清哪片涟漪属于上海,哪朵浪花归于苏州。